• 刘少奇同志对两类矛盾学说的贡献——读《刘少奇选集》下卷

    蒙登进

    <正> 《刘少奇选集》下卷,是从刘少奇同志建国后到“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的大量文稿中精选出来的,它集中地反映了刘少奇同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实践和理论贡献。因此,《刘少奇选集》下卷的出版,不仅是研究我们党建国后十七年的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资料,而且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刘少奇同志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所作的贡献。本文简要地谈谈刘少奇同志对两类矛盾学说的贡献。

    1986年01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 经济管理中的几个哲学问题

    袁振辉

    <正> 目前,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学习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热潮。当代东西方有关管理的思想、理论、模式、方法和技术纷至沓来,数以千万计的人们正在深入思考、潜心研究和探索管理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无疑将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的四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仅就经济管理(主要是企业管理)中的几个方面从哲学上提出一些问题。

    1986年01期 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5k]
  • 金岳霖同志的哲学体系

    周礼全

    <正>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金岳霖老师创造了他的哲学体系,其中包括了本体论与知识论。《论道》一书是他的本体论。《知识论》一书是他的知识论,即通常所说的认识论。他的知识论是以他的本体论为基础的。

    1986年01期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 怀念金岳霖先生

    冯友兰

    <正> 一 金岳霖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哲学研究》1985年第19期发表了他的《中国哲学》一文,也是出于纪念的意思吧。在这篇文章里,金先生提出了中国哲学的四个特点。第

    1986年01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论《道德经》建立哲学体系的方法

    汤一介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儒家和道家是两大主要学派,它们对中国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近年来,学术界对儒家思想的研究较为重视,这是必要的。而道家作为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一翼,也不可忽视。若从哲学史的角度来说,其重要性则更为明显。诸如道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心理结构、文化思想、理论思维的影响等等,都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科学地分析和研究道家学派的思想,有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宏观的把握;有助于总结历史遗产,提高我们的理论思维水平。以下发表汤一介、崔大华两位同志的文章,作为“道家哲学思想研究”这个栏目的开端。我们希望大家给予关心和支持。

    1986年01期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 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

    崔大华

    <正> 一 在先秦思想中,庄子思想是一个思维开阔、意境宽广、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思想体系。庄子思想在很多地方表述了可能是属于多数人的那种情境,所以它已不属于他个人和他的那个阶级,而是以构成其思想特质的三个方面——个人从自然、社会和自我造成的精神束缚中超

    1986年01期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 熊十力哲学的体用论

    陈来

    <正> 熊十力先生(1885~1968),湖北黄冈人,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代哲学家。熊氏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尔后究心哲学,平生著述颇多。熊氏学术,大抵以出入华梵为主,欲冶儒佛于一炉,并受到西方近代哲学的某些影响。当今海外一些学者认为,熊十力的思想在近现代中国哲学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熊十力思想,本“从大乘空有二宗入手”。其由投契佛法,而归宗孔《易》,得力处唯在“体用不二”之论,中岁以后,舍佛学《易》,晚著《体用论》、《乾坤衍》诸书,标明以大《易》

    1986年01期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 数学的机械化方法

    王志健

    <正> 顾名思义,“人工智能”就是用人工的方法产生智能:制造出具有智能的机器、培育出具有智能的产品、驯教出具有智能的生物……。远景是如此诱人、怕人,使得它在哲学、伦理、宗教领域内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不过,人工智能只是一个科学部门的名称,名称不一定能如实反映它的研究内容。如果按上面所述来理解“人工智能”这四个字的话,可以说,这三十多年来,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不算太大。

    1986年01期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 再谈如何理解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刘奔

    <正> 当前的经济改革实践,提出了大量迫切需要研究的经济学理论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具体回答,直接是理论经济学的任务,但其中也包含着无法回避的哲学理论、方法论问题。如何理解社会规律、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就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对这类问题进行哲学分析,既有利于那些具体的经济学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有关哲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正是出于这种

    1986年01期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 北京大学哲学系集会庆贺冯友兰九十寿辰

    <正> 12月4日,是冯友兰教授九十寿辰。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集会向冯友兰先生表示祝贺。冯友兰先生的学生、在京的哲学史界学者以及苏联、美国、日本等国的学者约八十余人到会祝贺。

    1986年01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价值真理是科学的概念吗?——与袁贵仁同志商榷

    庞学铨

    <正> 袁贵仁同志的《论价值真理概念的科学性》一支(载《哲学研究》1985年第9期)从真理论的角度对价值问题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探讨,富有启发。但是细读袁文,却感到文章的两个基本论点都是值得商榷的。一是价值真理概念的客观依据问题,二是真理概念的解说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价值真理概念同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一致性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价值真理”能否作为真理的普遍形式而成为科学的真理概念?下面谈些个人的浅见,向该文的作者和读者请教。

    1986年01期 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 全国首届技术论学术讨论会在成都召开

    李时彦

    <正> 1985年11月12日至19日在成都举行了全国技术论学术讨论会。这是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首届全国性的技术论专业学术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59名专家、学者、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出席了会议。

    1986年01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论价值属性

    马志政

    <正> 在认识论研究中,讨论价值问题,仿佛启开了一重园门,眼前展示了一片新的景色。价值问题的讨论,必将使认识论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1986年01期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 “姓”和“性”

    虞可及

    <正> 我没读过姓氏起源考一类专著,不知道人的姓始于何时。不过,人类从原始群体混沌不分状态,终于有了姓,应该看作是一大进步;虽然最初或许只是氏族集团的某种标志,但这也可看作是人类自我意识发展的一

    1986年01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关于科技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若干想法

    阿芒

    <正> §1.在我看来,所谓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渗透”应当是相互的,但在实际上,我们常常看到一种单向性的“渗透”过程:人们将科学技术的成果或方法“移植”到社会科学和哲学,试图以科学技术的理想为

    1986年01期 71-7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军事辩证法教程》评介

    张实群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军事辩证法这个新兴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十分活跃,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最近,一部比较系统地研究军事辩证法的专著《军事辩证法教程》,已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为了适

    1986年01期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 金岳霖学术思想讨论会综述

    章绍武

    <正> 金岳霖同志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为纪念金岳霖同志诞生九十周年暨逝世一周年,12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和思想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民盟中央学习

    1986年01期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记全国第四次科学哲学讨论会

    陈荷清

    <正> 二十世纪以来,科学哲学已成为急速发展的哲学学科,学派很多,它们讨论了许多认识论问题,科学理论的评价问题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自然辩证法通讯》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1986年01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体系问题讨论情况简述

    李毓英 ,张国安 ,张磊

    <正> 北京市哲学会、高校哲学教学研究会联合于1985年9月在北京举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和高校哲学课改革问题的讨论会会上,陈筠泉作了《当前哲学研究所面临的几个新课题》、黄楠森作了《马克思主义哲

    1986年01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中国哲学年鉴(1985)》简介

    晓莎

    <正> 《中国哲学年鉴(1985)》最近已出版。它以浓缩的形式及时而系统地反映了1984年我国哲学各学科研究的基本状况——对新课题的研究、对原有课题研究的新进展;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状况和对现实问题研究的拓展。

    1986年01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