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拓创新 锐意进取——东华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建设简介

    <正>概况:东华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点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4人,具有硕 士学位7人。经过长期潜心研究、精心凝练,东华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点形成了有特色的研究方向。2000年以来, 三个研究方向共发表学术沦文240多篇,出版专著26部,出版教材5部,获各类科研奖12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5 项。经过多年学科点建设,东华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建设已处于上海同类学科领先水平。 具体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之一是虚拟哲学与科学认识论。这一研究方向主要以当代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 和认知技术为背景,依托信息科学的技术基础,对虚拟技术所涉及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哲学问题进行研究,

    2004年11期 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 物、价值、时间和自由——马克思哲学体系核心概念探析

    俞吾金

    <正>基于对马克思哲学所具有的实践维度、经济研究的维度、本体论维度这三个基本特征的 先行把握,笔者初步找到了重建马克思哲学体系的新路径。限于题旨和篇幅,本文主要论述 重建马克思哲学体系必定会涉及到的四个核心概念--物、价值、时间和自由,以及它们之 间的内在联系。 一、从抽象物质到具体的物 传统哲学教科书所叙述的物质观是马克思早就批评过的"抽象物质"观。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这样写道:"工业是自然界同人之间,因而也 是自然科学同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关系。因此,如果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

    2004年11期 3-1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 论马克思的"事件"思考方式及其当代意义

    陆杰荣

    <正>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不仅表现为用实践性思考方式取代对象性思考方式,而且更深刻 地表现为将实践性思考方式具体化为对"事件"本身思考的历史性特征。马克思哲学不仅 超越了近代哲学理性主义的知识论传统,使其哲学研究的对象抵及存在论层面,而且通过对 "事件"历史性的感性诠释超越了以往存在论的抽象演绎逻辑。 一 马克思对"事件"(事实)的思考方式,从传统哲学的意义上看既不是哲学,也不是本 体论。理由在于传统的本体论停留于对形而上学的"存在"之追问,只是从逻辑的一般性

    2004年11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 生活哲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杨楹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在"学术性"诉求的强力刺激下发生 了许多变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是以现代西方哲学的某些概念甚至观念重新阐 释或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现代西方哲学装饰马克思主义哲学几乎成为一种时尚。 在许多论著之中,人们见到最多的与其说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不如说是关 于西方哲学的某种评介。以西方哲学阐释马思主义哲学并不仅仅是研究手段的变 化,它所揭示的问题的尖锐性在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是中国实践的理论形 态还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样态?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因此,从生活哲学的角度,总结马 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经验和教训,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这既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基础,同时也是研究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这里刊发华侨大 学社会科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学科的一些研究成果,以期引起研究者对此 作进一步的思考。

    2004年11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生活哲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

    马迅

    <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时指出:"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 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 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6页)这段话鲜明地表达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哲 学研究的学术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立场。 首先,哲学作为"批判",指向的是批判者"自身的物质环境"以及批判者自己的哲 学。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和青年黑格尔派来说,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即当时的"德国现 实",他们的哲学即当时的"德国哲学"本身。他们应当既批判当时的德国现实,又把自己

    2004年11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 生活哲学视野中的毛泽东思想

    彭立群

    <正>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被动地纳入了全球化的进程,面对三千年未有 之变局,嬗变中的中国社会见证了我们民族的抗争与复兴。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标志性成果,无疑承载着时代的精神诉求。从反映和指导实践到与实践脱节,毛泽东时代 的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曲折的发展轨迹。为了更好地应对世界历史的召唤与挑战,我们需要对 那个打上毛泽东思想烙印的时代进行梳理与反思。 资本主义的入侵瓦解了传统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生活世界,从此以后"尊尊亲亲"的 儒家理论已不能承担起凝聚全民族力量的使命,如何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题。在变化了的

    2004年11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生活哲学视野中的邓小平理论

    张禹东

    <正>从纯学术的立场看,邓小平从来没有像经典作家们那样创作出任何理论名篇,因此,直 到今天仍有一批学者感到困惑:邓小平理论究竟是哪种意义上的"理论"?把邓小平当作理 论家,是不是中国"以吏为师"的传统在新时代的表现? 不必讳言,中国确实存在"以吏为师"的传统,当今时代确实也有人从这一意义来理 解"邓小平理论"。然而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如果站在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立场,就会 看到,邓小平理论根本不是从"纯"学术的意义来讲的,而是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立场来讲的,是在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诠释学的立场上来讲的。

    2004年11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言、心、道——戴震语言哲学的形上学追求及其理论的开放性

    吴根友

    <正>一、20世纪著名学者对戴震哲学形上学追求的评价 作为清代皖派考据学之大师,戴震学术之精髓在同时代人的眼中乃在于文字、训诂、音 韵之学,而其哲学思想只有弟子洪榜、同时代的史学家章学诚等少数人有所认识。20世纪 以降,伴随着西方学术范式的输入,学者们开始对其哲学思想的价值进行发掘。最先发掘戴 震哲学思想的人物当推章太炎先生。太炎先生在《说林》、《释戴》、《清儒》等一系列文 章中,多次肯定了戴震的反理学思想,认为清代"叔世有大儒二人,一曰颜元,再曰戴 震……戴君道性善,为孟轲之徒;持术虽异,悉推本于晚周大师,近校宋儒为得真" (《说林》上)。之后,梁启超、胡适等人从不同侧面发掘戴震哲学思想的价值。如梁启超

    2004年11期 25-3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 朱熹新道统说之形成及与易学之关系

    王风

    <正>《大学章句序》和《中庸章句序》是朱熹四书学的代表作。这两部作品的内容之一,是 将伏羲、神农和黄帝引入道统,置于尧舜之上,并将道统心传之源上溯至太极。在儒家经典 中,羲、农、黄三位圣王见于《周易·系辞传》,而太极范畴亦出于《系辞传》,故朱子的 新道统说乃是根植于易学的。朱熹在其四书学代表作品中推举伏羲,又将太极观念作为道统 之源,说明其四书之学乃是以易学为依据的。朱子学中《易》与四书的这种关系,说明朱 熹没有将五经的权威地位移除,也没有将四书置于五经之上。朱熹一生常常论及五经与四书 之关系,仔细考察相关文章和语录,可知他在为学次第上是把四书置于五经之前,而在价值 判断上则把五经置于四书之上,从未试图贬低五经的权威性。

    2004年11期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 顾炎武哲学的问题意识与思想理路

    许苏民

    <正>顾炎武的哲学思想具有三大问题意识:一是如何从本体论上解决读书人"置四海困穷 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的问题,为面向实际提供本体论的依据;二是如何从认识 论上解决"专用心向内"以致"士无实学"的问题,把"究天人之际"的哲学认识建立在 研究自然知识、工艺知识和社会历史知识的基础上;三是如何解决"今日之务正人心甚于 抑洪水"的问题,特别是解决"士大夫之无耻"这一"国耻"问题,以探索道德文明的重 建之路。顾炎武"明体适用"、"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哲学思想,正是围绕着以上三 大问题意识而展开的。

    2004年11期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 墨家"兼相爱、交相利"伦理原则的现代价值

    陈道德

    <正>春秋战国是一个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旧的生产关系趋于解体,新的生产关系尚未建 立,社会处在一种无序状态。面对这种局面,当时的有识之士开出了各种救治社会的药方: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克己复礼",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提出"小国寡民",以韩非为 代表的法家提出"严刑峻法",而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则提出最具伦理色彩的"兼相爱、交 相利"的社会政治主张。 一、墨家"兼相爱、交相利"伦理原则的涵义 墨子是一个手工业者出身的知识分子,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深刻的 认识。他认为当时社会的一切动乱、祸害、灾难、罪恶都是因为不"兼爱"而产生的:

    2004年11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 二难取向中的近代化思致——析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价值观

    胡建

    <正>在一般的意义上,现代化的任务在于建构赋有主权的民族国家与承载现代性价值的人 权。这在中国的语境中被转述为"民主"与"科学"的实现。但是,民主与科学自"五 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迄今仍被确认为中国现代化的时代性课题。这就迫就使我们不能不 回眸反思:何以符合现代化规律的"民主"与"科学"历90年沧桑依然难以落实?而回眸 的结果犹如醍醐灌顶:这其中的缘由,除了客观的历史境遇以外,"五四"精英们的原初价 值中竟存在着难以调和的二难矛盾,由此导致了"民主"与"科学"难以有效地进入实践 领域。由于陈独秀乃"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又是倡导"民主"与"科学"的先驱, 因此,本文借助剖析他的价值思维以说明这一问题。

    2004年11期 49-5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 技术哲学、技术实践与技术理性

    王大洲,关士续

    <正>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哲学研究队伍基本上由三部分人组成:科技哲学工作者、科学技 术工作者和科学技术领导干部。这种"三结合",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建立以来一直倡 导的,也确曾为我国科技哲学研究与科技实践的密切联系奠定了制度基础。像周培源、钱三 强、华罗庚、关肇直、吴文俊等一大批著名的老一辈科学家,都曾积极参与我国科学哲学和 技术哲学研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这批老科学家相继退去,"结合"的风光似已 不再,在科技哲学工作者与科技工作者之间似亦出现渐行渐远之势。对此,有人认为它反映 了科技哲学正在走向自主和成熟,而另一些人则从中看到了科技哲学发展的一种危机。二十 多年前,关士续和陈昌曙曾撰文指出,如果科技哲学研究"久久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产生

    2004年11期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集体认识论和社会认识论

    刘晓力

    <正>我曾在《建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与境分析》一文中,主张区分科学知识社会学(SSK) 学者的社会学抱负和哲学抱负。在我看来,一方面,SSK引入社会学维度说明科学知识,不 同于哲学家之处在于把一种建构论与经验主义联系起来,试图通过系统的经验观察和描述, 来代替先验的理性思辨,以经验社会学进路取代抽象哲学进路来回答某些传统科学哲学不能 完全回答的问题;而另一方面,从哲学角度讲,SSK是借助一种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对科学认 识论提出挑战,其真正的哲学抱负是张扬一种集体认识论和社会认识论。因为,在他们看 来,确立科学的知识本质,不能单纯地只靠对孤立个体的行为和信念进行哲学的或心理学的 分析,还需要考虑科学中的集体的和社会的认知行为。关键的问题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的集 体认识论和社会认识论的真正意涵是什么,这种认识论对我们反思科学哲学有哪些重要的启 示?

    2004年11期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 知识社会学的历史观批判

    邹吉忠

    <正>随着现代性进入它的晚期阶段,现代社会的反思特性得以充分凸显,而对科学价值的思 考构成了这一反思的重要方面。在元话语的层面上,现代性的反思性和现代科学所隐含的价 值问题,本身又构成知识社会学的反思对象。本文试图在重新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等 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基础上,通过对知识社会学哲学基础的分析和批判,追溯价值中立原则的 历史基础,并在历史观基础上重新理解和审视现代社会科学的合法性根据。 一、知识社会学与社会科学的价值中立原则 在现代科学体系中,自然科学先于社会科学而产生和确立,一个重要原因是自然科学远 离人类的价值判断。现代自然科学的兴起虽然对宗教传统有不小的冲击,但由于它特有的研

    2004年11期 67-7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 经济个人主义与达尔文生物学进化论

    宫敬才

    <正>西方主流经济学与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有复杂的关系。尤其是在数学中找到了中意 的表达方式后,经济学与科学的关系更密切,科学的"血统"似乎更纯正。实际情况并 非如此。西方主流经济学只与一门自然科学有真正的"血缘"关系,这就是达尔文生物 学进化论。 一、达尔文生物学进化论中相关内容的基本思路 西方主流经济学进而经济个人主义思想的逻辑前提之一是人性自私论,即经济人假 设。但它毕竟是哲学命题,这一命题的要害是其功能的发挥,而不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 描述。达尔文生物学进化论的立论逻辑前提同样是自私论,不过,它不是人性自私论,

    2004年11期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 价值诉求、目标与善治: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中人文关怀问题探析

    姜建成

    <正>当代中国正在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 暴露出许多矛盾和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精神慰藉的离别、人文关怀的缺失,以至于人 们或多或少地产生了挫折感与失落感,甚至表露出某种反城市化的倾向。对于当代中国的城 市化发展,我们须用唯物史观的视野来审察,也就是要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高度来认识和 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深刻地揭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关系,彰显城市化发展中的人文关 怀,体现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时代价值。 1.价值诉求:城市化发展中人文关怀矛盾的凸显 城市化的本真意义是什么?城市化如何提升城市的人文价值?城市化发展何以可能给人

    2004年11期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 科学与艺术的审美差异

    肖鹰

    <正>科学与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两种基本形式本来是统一的,但是随着文明的进一步发 展,两者不仅分离了,而且在很长的时间里表现出矛盾和对立。进入20世纪以来,又表现 出科学与艺术统一的趋向。这个趋向,集中表现于科学与艺术对"美"的追求。20世纪许 多重要的科学家都在科学中发现"美",并且以"美"的发现作为科学创新的动机。这个新 趋向,引起了美学(文艺理论界)的相同反应,不断有论证艺术与科学(艺术美与科学美) 同一的论著出现。科学与艺术之间存在统一性是不可否认的,而且,也应当承认科学与艺术 都包含有追求"美"的动机。但是,我们同时也应当认识到两者之间的深刻区别。不加区 别地将两者等同,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理论错误,同时,也是一种学术倒退。

    2004年11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论审美对象的感性特征及其构成

    谭容培

    <正>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认为康德的先验主义不够彻底,陷入了心、物二元论,只有现象学 才能使"心"完全摆脱"物"而独立出来。现象学的所谓"现象"并非客观事物的表象, 而是"纯粹意识"。他提出"本质直观",实际上以之代替了感性直观,意在借以摆脱自然 个别性的"遮蔽"来彰显或澄明"绝对直理"。这样一来,感性作为审美对象的基本特征是 否成立?如果成立,审美感性对象又是怎样构成的?它与自然感性现象有何区别?其具体结 构是什么?这些问题关系到美的基本属性的认定,值得探讨。

    2004年11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 美学的动力与转换的向度——"实践美学的反思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杨平 ,王生平

    <正>2004年9月17日至19日,来自国内外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 院跨文化研究所主办的"实践美学的反思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辩驳的 方式,就实践美学中的诸多问题展开了研讨并对其前景作了展望。 一、关于"实践"、"实践美学"的概念分疏 众所周知,"实践美学"是对上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中涌现出来的三派观点中以李泽 厚为代表的认为美是客观性、社会性相统一观点的称谓。与之相对应的是以蔡仪为代表的客 观派,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但"实践"一词含义广泛:狭义"实践"指的是工具-

    2004年11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儒学的认同与转换——"山东省首届中国哲学与文化论坛"纪要

    路德斌

    <正>由山东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所和《哲学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山东省首届中国哲 学与文化论坛"2004年9月25日在济南举行。来自省内外的近4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会议以"儒学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为主题,主要就"儒家文化在全球背景下的定位和作 用"、"儒学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以及"儒学的认同与转换"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建 设性的讨论。

    2004年11期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