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

  • 论财富问题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俞吾金;

    <正>如果有人提起财富问题与马克思哲学之间的关系,大多数研究者会认为,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关系。试问,有谁能够在已经出版的关于马克思哲学的研究著作中,找到论述财富问题的专门章节?的确,财富问题从未真正地进入过马克思哲学研究者们的视野。然而,这种现象的存在并不表明它本身就是合理的,反倒表明研究者们从未真正地理解过马克思哲学,因为他们是从传统哲学而不

    2011年02期 3-9+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论财富的创造与分配

    张彦;

    <正>一、财富分配的根据之一:财富的创造财富分配之道是财富哲学要研究的重要问题。财富哲学研究财富分配之道的目的是,通过对财富的性质、源泉及财富增长的规律性的探索,阐明财富分配的正确原则和正确途径。如果按使用价值定义财富,世界上的财富可分为两种:"天然存在的"财富和"借人力"而创造出来的财富。(参见马克思,第1卷,第56页)天然的财富是自然界直接恩赐的财富;创造的财富

    2011年02期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从“概念思辨”到“资本批判”——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传统辩证法的改造及其实质

    胡刘;

    <正>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物质辩证法"还是"实践辩证法"的论争,是贯穿我国近30年来哲学研究的一条主线。这场论争虽然推进了问题的研究,但并没有真正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主要表现在:争论方法仍停留在直观或概念思辨层面,以至于不仅争论双方相持不下,而且未能阐明马克思"颠倒"黑格尔辩证法的真义。其根源就在于人们忽略了如下史实:马克思颠倒黑格尔辩证法的关键

    2011年02期 15-2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关于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辨析

    张奎良;

    <正>长期以来,我国学界一直把唯物史观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概念混淆并用:几乎所有的哲学辞典或哲学教科书都无例外地宣称:"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但事实上,无论是提出的时间、背景、初衷、内涵还是实际的运用,二者都不尽相同,因而有必要做一定的分辨。

    2011年02期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中国哲学

  • 朱子心性论的结构及其内在张力

    乔清举;

    <正>本文试图对朱子关于心、性的结构及其关系的学说提出一些新的见解。按照传统理解,朱子属于理学,阳明属于心学;在理学中心、性是分离的,而在心学中心即是性。这种见解大体不误,能够揭示两派的特点。可是,也有一些当代学者称朱子哲学为"心学",如中国的钱穆先生、美国的狄百瑞

    2011年02期 28-3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9K]
  • 反思经学与哲学的关系(下)

    李存山;

    <正>三清季的学制改革,在学科设置上的根本之误在于"缺哲学一科而已"。民国初年的学制改革,实现了哲学"不可不特立一科",而新的教育体制废止了"经学"科。此中复杂的历史原因和多重的思想文化内涵是需要我们作深刻反思的。首先,清季的学制改革是在戊戌变法失败和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迫于内外压力而宣示

    2011年02期 3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荀子《天论篇》是对于占星学的批判

    章启群;

    <正>《天论篇》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20世纪下半叶,学界对于其中"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推崇备至。今日国人崇尚"天人合一"之说,有人又对其"明于天人之分"的说法颇有争议。①笔者认为这些说法割裂了《天论篇》的整体思想。本文试图给《天论篇》作一新的解释。

    2011年02期 46-5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 从语境看董仲舒义利观的一段学案——兼论中国思想史研究中的“语境意识”

    何丽野;

    <正>汉代董仲舒有一句众所周知的话:"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句话一般理解为要求人们只讲道德礼法,安贫乐道,不讲谋取经济利益。宋儒程颢对此有很高的评价:"董仲舒曰: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此董子所以度越诸子。"(《遗书》卷二五)其后成为儒家义利思想的一个重要命题。朱熹、吕祖谦称其"可以为(儒者)法矣"。(《近思录.为学大要》)后世的批评者们也从这个角度理解。如叶适说:"‘正义不谋利,明道不计功’,初看极好,细看全疏阔。

    2011年02期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试论儒学的创造性改造

    吴炫;

    <正>中国儒学史发展到今天,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对儒家的基本观念和思维方式一般不大触动,而只是因时代的变化对其做新的阐释,或者以认同儒学基本观念与思维方式为前提,走海外新儒学打通西方现代观念的道路。笔者认为,虽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延续需要用不断的新阐释使其既保持活力,又维系先秦儒学的中心化地位,但仅仅通过新阐释来延续儒家的基本观念及其思维方式,会

    2011年02期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西方哲学

  • 黑格尔《耶拿逻辑》初探

    杨祖陶;

    <正>一、问题的提出研究黑格尔哲学,甚或读懂黑格尔哲学,必须深入到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内部,而不能绕过其体系。这是因为黑格尔哲学的每个观点都只是其体系中的一环,它和其他观点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彼此渗透、前后贯通而共同构成黑格尔的哲学体系的,因而是不能从其体系中割裂出来、孤立地加以

    2011年02期 66-70+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论“理智”概念的实践维度——对杜威“理智”概念之实践性内涵的解读

    高来源;

    <正>"理智"(intelligence)是杜威实践哲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但是这种重要性至今还没有被学界所重视,几乎没有人对这个概念进行详细的论述和研究。这使得人们在释读杜威哲学的时候,容易把其"理智"概念想当然地归结于经验的一种功能,或者简单地等同于大写的理性,从而出现许多偏颇和不清晰的地方。从这个角度来说,厘清杜威"理智"概念的真实内涵,成为客观地理解杜威哲学的一个关键性环节。而且,笔者认为,杜威在经验世界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了"理智"与经验、冲动、习惯、思虑以及行为选择之间的整体性关系,进而突出了"理智"的实践性的德性内蕴,使它与传统意义上的"理性"、"智慧"以及"算计"等概念有了一种本质的区别,成为杜威哲学超越传统二元论的一个关键因素。

    2011年02期 71-7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从“无身之心”到“寓心于身”——身体哲学的发展脉络与当代进路

    费多益;

    <正>传统西方哲学接受了笛卡尔的遗产,将肉体和心灵的关系置于一种对立的、二元论的基本构架。在笛卡尔那里,心灵和身体之间虽然存在一个密切的互动,但它们是两个本质不同的存在物:身体代表着感性、偶然性、不确定性,心灵则意指理性、真理、稳定性、确切性。因此,这两个领域是被各个不同的学科分别提出来的——身体成为包括医学在内的自然科学的主题,而心灵则成为人文科学的主题;最终,那些试图解释自然和社会、身体和心灵、环境和文化中的各种各样事件的学科彼此隔

    2011年02期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论康德幸福观的嬗变

    杨秀香;

    <正>在关于康德幸福观的研究中,存在着如下广泛的共识:康德有基于自由的三个相互联系的观点——一是关于人的自由本质:人是理性的存在物,理性使人能够驾驭、主宰自己的自然欲望,摆脱欲望的束缚而获得自由;二是关于人的道德行为的动机:人的自由本质决定了道德行为只能出于对理性法则即道德法则的"敬重",而不能出于自然欲望的意图,因此"幸福永远不能做道德行为的动

    2011年02期 8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科学哲学

  • 技术的两面性与责任的类型

    G·罗曼;刘钢;

    <正>一、技术的两面性难题所有的技术均有可能成为好的技术或坏的技术,这一点和人类行为的其他方面并无二致。尽管如此,技术的两面性难题在当前尤其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大家都想得到一个关于它的正确理解。我的问题是:技术的两面性有哪些具体的方面?面对技术的两面性,如何界定我们的责任?1.技术的两面性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对技术与使用简单工具的一个类比:无论两者的效用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它

    2011年02期 93-99+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科学的技术与经验的技术——兼论中西医学的差异

    田松;

    <正>一、"科学的技术"与"经验的技术"对于技术,学界有多种理解。本文直接采用笔者在《从太和殿的建造看经验、技术和科学的关系》一文中对技术的定义:"技术是为达到特定目的而采用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它包括工具(包括人自身)和对工具的运用(技能、操作规则)"(田松,1997年,第256页);并根据来源将技术简单地分为两类:"科学的技术"和"经验的技术"。其中技术的两项基本元素"工具和技能",借鉴了

    2011年02期 100-10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伦理学

  • “普世价值”考辨

    杨涯人;邹效维;

    <正>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全球伦理"概念的提出,"普世伦理"一词进入国人的视野,并引发了人们对"普世价值"的讨论。当时,人们更多的是在伦理层面上探讨问题。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南方周末》于5月22日发表的题为《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的文章,在学界和思想界引发激烈争论,并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话题,从而把"普世价值"的讨论推向高潮。时至今日,

    2011年02期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论制度伦理的立论基础

    彭定光;

    <正>一、公共生活领域是制度伦理立论的客观基础自罗尔斯的《正义论》出版以来,制度伦理成为伦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学者们在研究中基本上不去追问制度伦理的立论基础,他们或者认为这一立论基础是不言自明的,或者将其隐含在自己的论述之中;而是直接对制度进行伦理分析,甚至只就制度与伦理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并提出了所谓"制度的伦理化"与"伦理的制度化"或者"法律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法律化"的结论。

    2011年02期 11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