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

  • 哲学研究的理论自觉

    孙正聿;杨晓;

    <正>一、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双重自觉面向现实和坚持学术,是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积淀的宝贵经验。哲学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和"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面向现实生活是哲学的"天命"。任何真诚的哲学思考不仅深入自然、

    2011年03期 3-9+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再论唯物史观与启蒙

    邹诗鹏;

    <正>唯物史观近年来复又成为学界探讨的重点。其中唯物史观同欧洲思想传统的关系,成为探讨的重要方向。笔者曾发表《唯物史观对启蒙的超越与转化》(见《哲学研究》2008年第6期),对问题作了一些初步探讨。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拓展相关研究。①本文结合课题的现当代视域,再作一些探

    2011年03期 10-16+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创新劳动价值论的探索及其启示——兼与鲁品越教授商榷

    王天思;

    <正>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理论和实践中不容置疑的地位和逐步显露出来的局限,形成了对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强大推动。笔者对这种推动下的劳动价值论研究关注和思考已久,看到鲁品越教授的《"创新劳动"价值与社会生产历史进程——两层次劳动价值创造论》(见《哲学研究》2009年第7期,以下

    2011年03期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从MEGA2重新理解马克思有关国家的学说

    欧阳英;

    <正>长久以来,人们对于马克思国家学说的理解,主要源自于列宁的著名定义——"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列宁选集》第4卷,第33页)近期,通过仔细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2)

    2011年03期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中国哲学

  • 庄子“知”论析义

    李耀南;

    <正>在先秦诸子中,庄子较多地论及了"知"的问题。学界一般从西方认识论的角度检视庄子的"知",认为其具有怀疑论、不可知论、直觉主义和反智的倾向。然而,这种"反向格义"的方法能否涵盖庄子"知"论的多层面意蕴,击中"知"论的哲学精要?是否难免偏离、遮敝、甚至扭曲庄子的本意?在本文看来,庄子尽管触及到了认识论的深层问题,但其本意或恐不在探讨认识问题,更

    2011年03期 30-38+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 人心道心之辨与后朱熹时代朱子学方法的奠定

    王宇;

    <正>《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最经典的学术著作,其中的《中庸章句序》更是朱熹哲学体系的纲领。嘉定更化后朱子学得到官方褒扬,这篇序便朝野流传,上至宋理宗,下至莘莘学子,都把它看作朱子学的入门关键。然而,《中庸章句序》所论述的"人心道心"关系问题,在朱熹的亲传弟子中,却成

    2011年03期 3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文王演《周易》”考辨

    邢文;

    <正>一、问题的提出学习中国哲学史,"文王演《周易》"是无法绕过的重要问题。然而,长期以来对"文王演《周易》"的理解,可谓以讹传讹,积谬成说。自古及今,虽不乏学者考稽辨误,但此问题现在仍然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根据目前所见资料,"文王演《周易》"是否史有其事,我们既无法证实也无

    2011年03期 4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西汉早期《论语》学研究

    栗振风;

    <正>整个中国古代经学的文本可分为经书系统和诠释性文献系统两个部分;经书系统形成之后,经学的各种争论就围绕着诠释的部分而展开。诠释文献又可分为传、说、记、章句以及注、疏等数类,其中传是最早出现的诠释文献类别。《论语》在汉初的地位相当于大传,但由于是"五经之,六艺

    2011年03期 57-62+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外国哲学

  • 精神分析维度中的实体和主体——论拉康-齐泽克的“实体即主体”

    孔明安;

    <正>与弗洛伊德一样,以拉康(J.Lacan)为代表的现代精神分析理论仍然是以无意识为研究对象的学说。拉康始终声称要"回到弗洛伊德",这表明拉康与弗洛伊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思想渊源关系。然而另一方面,拉康的思想体系中也渗透着浓重的黑格尔思想成分。这表明,拉康在20世纪30年代

    2011年03期 63-68+75+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海德格尔对生存论诸环节的次序调整及其启示

    师庭雄;

    <正>细心的读者都会发现: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海德格尔在"生存论-存在论"的意义上论及此在的诸生存论环节时,对这些环节的安排依次是:现身情态、领会、沉沦和话语(基于本文立论之需要,沉沦和话语问题暂不讨论);而在用时间性重释生存论的这些环节时,他却对该次序做了

    2011年03期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论西方文化理论的困境及出路

    方珏;

    <正>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政治左派便开始呈现出一种文化理论研究的转向。①这一转向不只是理论主题的转移,也意味着理论逻辑和政治立场的重大转变。经由这一转向,马克思主义通过向女权主义、消费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话语的渗透或与之结成同盟,生产出抵抗与批判资

    2011年03期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试论西方传统哲学对绝对确定性的超验阐释

    王国富;

    <正>西方哲学自产生之日起就与"人从何处来,将向何处去"的生存困惑纠缠不清,努力为人寻找安身立命的生存根基,肩负着论证人的生存合理性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论重任。古希腊哲学在对确定性的执着追求中逐渐超出经验领域,进入超验领域,以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否定经验存在的合理

    2011年03期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科学技术哲学

  • 对物理学之几何化发展的哲学思考

    蔡肖兵;

    <正>物理学与几何学的关系密切:几何不仅是物理学家描述物理的数学手段,而且是启发他们物理思想的源泉。当物理学家重新考察几何学与物理学的关系时,物理学就会发生一次重大进步甚至革命。伽利略、牛顿的物理学革命将欧几里得几何引入,确立了描写我们世界的数学法则,奠定了经典物理

    2011年03期 86-9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 人在“谁”与“什么”的延异中被发明——解读贝尔纳·斯蒂格勒的技术观

    舒红跃;

    <正>受传统形而上学技术观的影响,技术始终被当做目的或方法而没有自身的动力:"一切自然事物都明显地在自身内有一个运动和静止……的根源。反之,床、衣服或其他诸如此类的事物,在它们各自的名称规定的范围内,亦即在它们是技术制品范围内说,都没有这样一个内在的变化的冲动力

    2011年03期 93-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政治哲学

逻辑学

  • 模态与本质

    张力锋;

    <正>模态(modality)是指可能性、必然性等哲学范畴。根据关涉对象的不同,它可以分为从言模态与从物模态两类:若模态性质指的是命题或语句为真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则它是从言模态;若模态性质指的是事物具有某种性质或关系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则它是从物模态。

    2011年03期 121-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