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

  •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重释与新建——兼评MEGA2第一部第5卷《德意志意识形态》正式版

    侯才;

    自《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费尔巴哈"章的不同版本相继问世以来,这部经典文本愈益成为国际学术界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由于相关文稿遗存的历史问题较多且难以解决,因此在对文稿的理解及编辑方面出现了分歧。本文结合对2017年底出版的MEGA2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评析,对该章的主要作者、主要论战对象和主题、文本构成以及结构和排序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考证、辨析和重释,通过确认由恩格斯所标注的文稿印张数码编序,提出了以文稿印张编序为原则来进行文本重建的新方案。

    2018年09期 3-1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马克思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批判与超越

    邹诗鹏;

    马克思形成了一套基于西欧尤其是英国资本主义的分析框架,但这一框架本身就要求纳入唯物史观及其历史地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视野。马克思对德国观念论、市民社会及其资产阶级社会、古典自由主义等传统的批判,即蕴含着对欧洲中心主义得以确立的莱茵-日耳曼模式与盎格鲁-撒克逊传统,以及在近代以来支撑或解释欧洲中心主义的法兰西激进传统、犹太教传统的多重批判。马克思中期以后从西欧"小小角落"拓展到更为宽广的世界历史视野,将对西方资本主义及其阶级的分析自觉引入对东西方矛盾关系的分析批判,通过前资本主义定位和批判东方社会,并特别致力于探索东方国家民族的独立解放,乃是批判和超越欧洲中心主义的必然结果。

    2018年09期 17-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从“贱民”到“无产阶级”:马克思对黑格尔贫困问题的政治性重构

    潘斌;

    "贱民"是黑格尔国家学说的重要概念,它是绝对精神逻辑演进的结果,也是客观性境况与主观性情绪的结合。黑格尔先后提出富人救助、海外殖民与同业公会的三重解决方案,但都无力解决贱民难题。马克思与黑格尔在现代性贫困问题上相遇,但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概念与黑格尔的贱民概念存在着逻辑断裂,二者在概念属性、生成根源与主体使命方面有着本质性差异。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概念既是一个存在论的历史范畴,也是一个建构性的政治概念。它的现实生成就是一个客观的去神话过程,需要完成对"抽象一般"的批判与克服,而从哲学逻辑向政治逻辑的转变是马克思重构革命主体与超越黑格尔的关键。

    2018年09期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目的论问题

    龙霞;

    从目的论的视角解读马克思的早期思想发展进程,可以发现,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初步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目的性原则;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这一目的性原则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最终在1845年的哲学革命中将这一目的性原则注入到新唯物主义的基石——"实践"概念中。由此,在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中实质上孕育了一种新的目的概念。将这一目的概念阐发和界定出来,可以为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目的论的"合理形态"提供一种可能的阐释。

    2018年09期 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中国哲学

  • 道德动力源自何处?——儒家生生伦理学关于道德动力问题的探索

    杨泽波;

    牟宗三提出,伦理道德学说须有内部动力,但是他并没有具体说明心为什么有活动性,也没有对心的内在运行机制作出解释。从儒家生生伦理学的角度出发,这两个问题可以得到较好的答复。心之所以有活动性,是因为人有生长倾向,有伦理心境,是一个先在的道德存在,原本就有道德的要求,并有满足这些要求的动能,从而心甘情愿成德成善。心的内在运行机制有两种情况:一是就仁性自身而言,这涉及的是心学;二是就仁性和智性的关系而言,这涉及的是心学与理学的关系。在一门完整的伦理道德学说中,智性虽然有重要作用,但其本身是一个"懒汉",需要由仁性提供动力。一旦这个环节留有瑕疵,道德动力问题就无法解决。荀子、朱子学理的困难,透过这个视角可以看得更为清楚明白。

    2018年09期 41-48+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论“儒道互补”的结构性特征

    丁为祥;

    "儒道互补"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结构,但两家的区别也是非常明显的。如"身"与"心"、"技"与"艺",就代表着两家不同的关怀侧重;而"天性"与"德性",则代表着它们不同的思考取向。如果立足于不同的思想主张而言,人们往往因为其不同而更加注意它们"互绌"的一面,但如果从文明自身互动相谐的角度看,则儒道两家又正好是从自然与人伦的不同立场,共同支撑着中华文明的成立及其发展。

    2018年09期 49-5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外国哲学

  • 胡塞尔交互主体性现象学中的双重开端与双重还原——兼论交互主体性的原初性

    朱刚;

    胡塞尔交互主体性现象学自提出之日起就一直受到"唯我论"的批评:批评者认为他仍是从自我出发构造他我、理解他我,因而最终陷入唯我论。但问题是:一方面,现象学作为现象学必须要从一个绝对明见无疑的开端出发,而这个开端在胡塞尔看来只能是"本我我思";另一方面,胡塞尔通过对"本我我思"的"自身思义",又发现就世界或实事本身的奠基秩序来说,真正构成最初开端或最终根据的恰恰不是单个自我及其意识,而是超越论的交互主体性。于是胡塞尔的交互主体性现象学中就包含着双重开端:一是哲学沉思活动本身所要求的明见开端,即本我我思;二是哲学所要揭示的实事本身的开端或本原,即交互主体性。前者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开端,后者是本原论意义上的开端。与此双重开端相应的则是两种不同的现象学还原:向超越论自我的还原和向交互主体性的还原。

    2018年09期 6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同感与回忆——对胡塞尔“类比统觉”理论的两个解读

    罗志达;

    "类比统觉"是胡塞尔经典同感理论的基本形态,并且被刻画为一种"wie wenn ich dort wre"意识。胡塞尔经常将类比统觉与回忆相比较,以揭示同感行为的关键特征。但这个类比却遭到广泛的批评,认为胡塞尔的同感理论本质上是自我理论的一种内在变更。本文考察了许慈、托尼森等人关于"类比统觉"的主流解读,并基于胡塞尔的研究手稿提出一个温和的解读。最后基于黑尔德所提出的同感理论三个标准,评估了同感与回忆这一类比的效用及其范围。

    2018年09期 7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逻辑多元论:是什么和为什么

    陈波;

    逻辑多元论认为,逻辑可以根据是否真实和正确而加以区分,真实且正确的逻辑不只一种,而有许多种。有关逻辑多元论的争论,涉及逻辑与外部世界、与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与我们用自然语言所进行的推理实践的关系,牵连到逻辑的本体论特征和认识论地位。支持逻辑多元论的论证主要有四个,即诉诸表象的论证、诉诸优点的论证、诉诸解释的论证和诉诸多义的论证;质疑逻辑多元论的论证主要有两类:一是关于逻辑多元论的"坍塌论证",二是逻辑多元论与意义变化论题之间的复杂关联。关于逻辑多元论有以下三点评论:逻辑多元论并不足够清晰以至不是一个可以严格辩护的立场;逻辑多元论目前的支持性论证太弱,说服力很差;逻辑多元论有很多严重的理论困难需要去克服。

    2018年09期 85-9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 中西审美取向之差异与融通

    林季杉;

    本文以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从类型、体验和本体三个层面展开中西审美取向的比较。在类型上,中国所爱之美偏于自然,在直观上体现为和美,西方所爱之美偏于艺术,在直观上体现为壮美。在体验上,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倾向于快乐的情感,西方人审美心理更多诉诸苦痛的情感。如果说中西审美取向在类型上的差异是外显的,那么在体验上的差异则是内在的。而产生这两方面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中西方对"人如何在世"这一根本性问题(本体)有不同的思考:中国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万物一体;西方主张主客二分,强调物我两分。然而,中西审美差异的背后其实蕴涵着共同的追求和融通的契机,这就是人类共有的、普遍的、追求自由与超越的情怀。

    2018年09期 97-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哲学对话:何谓生生?

  • 儒家“生生之论”中的“向死而在”——兼与孙向晨的一个对话

    蔡祥元;

    孙向晨以儒家重生、海德格尔重死来区分和展示中西文化哲理差异。此切入点没有看到儒家的"生生之论"中透露着死亡的"气息",而海德格尔的"向死而在"中同样蕴涵着"生生"之意。也就是说,双方都有一个将生死关联起来做整体考量的视角。但是,双方生死观上的结构相似性并不掩盖双方思想实情的差异。海德格尔的生死关联是以"个人"为中心展开的,在他这里,本真的死亡只能是个人的死亡。儒家不同,它是以"家"为中心实现的一种隔代的生死关联。借助并对话海德格尔的共在思想,我们将表明,他人之死,尤其是亲人之死,也可以是本真的、原初的死亡。

    2018年09期 105-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生生:在世代之中存在

    孙向晨;

    "生生不息"展开的是一个不同于海德格尔"在世界之中存在"的新的生存论结构,本文称之为"在世代之中存在",这一新结构揭示了海德格尔自身的生存论分析所缺失的诸多面向。在世代之中存在的"我"首先是一个勾连世代,渊源有自的"此身",其源初地面向他人的存在即"亲亲"。它在"孝"中展示出"共世代"的结构,并在"家"中落实这种"承世"的存在,"家"由此而获得了存在论的地位。在世代之中存在的"现身情态"展现了"此在"的"在家之乐"。同时,在世代之中存在使"学"与"教"成为生存论结构中的必然环节,并使"跨世代"的"筹划"成为可能,由"世代"形成的"历史性"因此对此在发生影响。最终,它在祭奠"亲人之死"中延续"共世代"的结构,以"慎终追远"的方式保持生存中超越的维度。

    2018年09期 113-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佛教的历史哲学

    王颂;

    佛教的历史哲学因在经典中缺乏明确表述,所以很少引起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佛传等文本的分析,系统梳理了佛教教义本身所包含的历史哲学和思想,批评了认为佛教缺乏历史观念的见解,指出历史观作为一条隐含的线索,对佛教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对佛陀本质的探讨、大小乘涅槃学说的转变、大乘佛教入世精神的提倡等,都有历史哲学及其思想在其背后发挥作用。本文还通过佛教历史哲学与基督宗教历史哲学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佛教历史哲学的特色及其价值和意义。

    2018年09期 59-6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哲学研究杂志社2019年出版期刊介绍

    <正>《哲学研究》(月刊)是全国性的哲学专业理论刊物。它发表哲学各学科的原创性成果,对重要的哲学问题开展讨论,对各种现实问题进行哲学反思、探讨;反映国内外哲学动态,发表对哲学研究的方向、状况的评论,以及严肃负责的书评、札记和其他多种形式的文章。每月25日出版。每册大16开本128面,单价30元,全年360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201,国外代号:M15。《世界哲学》(双月刊)是专门介绍外国哲学的刊物。它译载国外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的重要论文;

    2018年09期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