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

  • 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

    孙正聿;

    学术体系的主体性和原创性,不仅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和实力的象征,而且是该门学科的特色、优势和自信的体现。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要以"实践"为核心范畴和解释原则,以"改变世界"的世界观为"活的灵魂",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理念、视野和担当,致力于从重大的现实问题中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从而用富有时代内涵和思想力量的哲学理念、哲学命题和哲学思想照亮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的现实,引领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和塑造新的时代精神。

    2019年04期 3-9+100+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资本论》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透视与重构

    张梧;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中发现,抽象概念在现代社会成为直接的现实存在,这是黑格尔"思想的真正客观性"得以可能的现实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立足资本运动,发现资本逻辑与黑格尔辩证法的结构相似性,因而黑格尔辩证法是叙述资本运动的恰当理论形式。在《资本论》的透视下,黑格尔辩证法是资本主义的无意识表达。然而,资本逻辑与黑格尔辩证法存在原则性区别。这种原则性区别的彰显,源于马克思深入到了资本运动的实体性内容,而非以辩证法为先行的抽象形式对资本运动加以知性理解。在资本自我运动的实在主体基础上,《资本论》完成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重构。

    2019年04期 10-17+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作为凝结在物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价值——关于马克思价值观的探索

    王国坛;庄晰尧;

    从分析价值概念入手探索马克思的价值观,其中包括对价值概念的理解、对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畸形发展的批判和对价值概念中包含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揭示。价值概念中的核心词是一般人类劳动,而一般人类劳动既是指一种无差别的抽象劳动,也是社会总劳动和人类劳动的完成形态的抽象形式。这种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转化为一般等价物/货币这样的畸形样式,这种畸形样式的局限性在于以一种具体的商品物来充当一般人类劳动的化身,从而使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社会关系所掩盖。价值概念所包含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人平等的社会关系、每个人都为别人而劳动的社会关系和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关系。

    2019年04期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对形而上学的实践哲学反思

    阎孟伟;

    形而上学能否被终结是长期存在于哲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欧洲传统形而上学是一种实体论的思维本体论,康德颠覆了这种传统的形而上学,但并没有颠覆形而上学本身。他通过纯粹理性批判为人的自由本质奠定了认识论基础,同时又在他的实践哲学中为形而上学找到了栖身之处,即以人的自由本质为依据,确认普遍的道德法则和权利法则只能来自人的纯粹理性,而不是来自经验。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以人的感性活动为本体论原则完成了对以往旧哲学的总体超越,从人的生命活动(劳动)出发确认人的自由本质,并将"改变世界"确立为实践哲学的主题。人类改变世界的活动必然要面对实践的普遍法则和价值理念。这些普遍法则和价值理念不可能直接出自于对经验世界的归纳和概括,而必然是以人的自由本质为前提性依据,通过人们的理性思维推导出与人的自由本质根本一致的普遍法则和价值理念。而依靠我们的理性能力来探讨实践的普遍法则和价值理念,正是形而上学在实践哲学中的运用。

    2019年04期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中国哲学

  • 中国哲学:通向世界的地方性知识

    陈少明;

    本文从动态的观点探讨中国哲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受人类学的启发,笔者把中国哲学理解为起源于地方性知识,且保持其特征的知识形态。本文认为中国哲学的本质必须通过对哲学史的考察才能揭示出来:一方面,中国哲学中的相关概念或范畴植根于具体的文化经验之中;另一方面,中国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又呈现出思想普遍化的理性倾向。反观西方哲学传统,也能发现类似的思想现象。在此考察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分层次发展中国哲学的方案:一种是从拓宽思想的广度着手,作观念普遍化的努力;另一种则是为显示经验之厚度,从事观念史的探讨,由此把中国哲学的世界化做成有根基的事业。

    2019年04期 32-4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存在与生成:以“事”观之

    杨国荣;

    形上之域关乎存在和生成及其相互关系。与现实世界不同,本然世界的存在、生成过程既没有人的参与,也非基于人所作之"事",然而,其意义的显现,却离不开人所"从事"的多样活动。由本然世界转向现实世界,"事"与存在和生成的联系展开于更为内在和深沉的层面。在现实的世界中,事物既呈现为实际的存在,又处于生成的过程之中,两者的这种关联,乃是通过"事"而建立起来。现实世界以人为主体,"事"则以人为承担者。作为现实世界的主体和"事"的承担者,人本身也涉及存在与生成的关系问题。与其他对象一样,人既表现为具体的存在形态,又处于生成的过程之中,两者的彼此关联,同样离不开人自身所作之"事"。以成己与成物为具体指向,人所作之"事"展开于不同的领域,"事"的多样性既伴随着多重生成过程,也引向了多样的存在形态,世界之"在"与世界的生成、人的存在与人的生成交汇于人所作的具体之"事"。

    2019年04期 4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从形名、声名到味名——中国古典思想“名”之演变脉络

    贡华南;

    先秦形名家自觉以"形"作为"名"的根据,儒道自觉超越形名,而走向"形而上"。汉儒一方面将"名"听觉化,另一方面,提出听觉性的"号",并以"声"作为"名"的根据,以"声""言"通"意""心",时代主题由"名实之辩"转换为"言意之辩"。魏晋玄学家一方面质疑"心""意"与"声""言"之间的关联,另一方面,区分"名""号"与"称""谓",由此超越了"声名",消解了"言意之辩"。以"味"辨物,以"味"作为名的根据随之自觉兴起。从"形"到"声",再到"味",构成了中国传统命名根据完整的演变历程,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思想命名、分类的基本趋向。

    2019年04期 52-6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先秦儒家对诸子学派的学术批评

    高华平;

    先秦儒家对诸子百家的学术批评,始于孔子对道家学派和儒家自身的批评;孔子也批评了早期法家、名家和"小说家"的某些思想因素。孔门"七十子"及其弟子的学术批评,基本发生在儒家内部,其中以子游、子夏、子张间的学术批评和世硕、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相与论性情,"皆言性有善有恶",影响最大。战国中后期儒家对先秦诸子的学术批评,除孟子对杨、墨和荀子对"十二子"的激烈批评之外,对诸子学派最著名的学术批评,是孔子七世孙孔穿对名家公孙龙的批评和孔子九世孙孔鲋及儒者董无心的"诘墨"等。先秦儒家对诸子百家的学术批评,反映了原始儒家的思想特点和价值取向,值得重视。

    2019年04期 6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善如何可能?圣人如何可能?——韩非子的人性论及内圣外王思想

    宋洪兵;

    韩非子的人性论是由"圣人"之聪明睿智之性、虚静无为之心与"众人"之好利之性、欲利之心共同构成的二元结构。人性与人心,是一个好利与向善的综合体。人性好利决定人情好利,但聪明睿智之性、虚静无为之心却能节制自身欲望,向"道"靠拢,并最终"体道"。人性虽不蕴含善性,但却能萌生向善的能力。人能体道,成为"圣人"。人世之善,源自"圣人",而最终源自"道"。韩非子亦有"内圣外王"思想。"内圣"必然要求"外王",欲实现"外王",必须借助君主。王必霸、霸必王,是韩非子王霸观念的显著特征。

    2019年04期 7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自由意志”专栏

  • 道德行为归责的可能性——评聂敏里《意志的缺席——对古典希腊道德心理学的批评》

    江璐;

    本文审视了聂敏里《意志的缺席——对古典希腊道德心理学的批评》一文中提出的几个基本观点,即古希腊意志概念的缺席、康德意志概念的优越性、行为之道德属性应归责于意志以及赖尔对意志概念的消解之无效性,并对其各自做了回应。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和考量,本文提出如下观点:(一)与狄勒"古希腊无意志"一说中所发现的、在古希腊哲学中缺席的意志概念,对应的是康德的自由抉择(Willkür)概念,而非其意志(Wille)概念——康德将道德的善恶归责于自由抉择,而非作为实践理性的意志;(二)康德也认识到了赖尔所批评的身心间因果作用的问题,而重视赖尔所提出的问题,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康德将意志限制到道德领域的做法。

    2019年04期 82-88+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人类自由作为自我建构、自我实现的存在论结构——对康德自由概念的存在论解读

    吕超;

    黄裕生教授一方面采纳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视角,另一方面接受了康德道德哲学的基本观点,他以自由意志概念为核心,展开了对西方哲学史具有高度原创性的诠释和批判。本文试图进一步发展黄裕生教授的思想,以由他启发的新方法,深入分析康德自由概念的诸层次,从整体上把人类自由理解为一个自我建构、自我实现的存在论结构,把绝对自发性、自由决断和自律——与康德道德哲学相关的三个最重要的自由概念——解释为这一结构的三个本质构成环节,从而建立起一种对康德自由理论的存在论解读。

    2019年04期 8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激进意志论的困难与无意志的道德责任——兼与聂敏里、黄裕生二先生商榷

    苏德超;

    近来以聂敏里和黄裕生为代表的激进意志论者发表一系列文章,阐释独立于自然因果链的意志对道德和自由的关键性作用。他们批评亚里士多德对意志的忽略,高度评价奥古斯丁和康德对意志自由的设定。本文将阐明他们对意志的设定的主要问题:缺乏经验依据容易陷入神秘主义;有循环论证的嫌疑并会滑向无穷后退;甚至所设想的意志根本就不重要。其实,实际生活中的责任追究诉诸的并不是意志而是因果链。道德是进化形成的复杂因果回路,责任的承担者是道德因果链上容易被改变的环节。实际生活中的自由同样基于因果律。因此,道德与自由应该被视为自然的一部分。

    2019年04期 10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因果理论:上向因果性与下向因果性

    蒉益民;

    本文在心灵因果排除的哲学背景下探讨和研究上向因果性和下向因果性的存在问题。一般认为,上向因果性与下向因果性对于人类的认知和道德等方面的能动性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而心灵因果排除论证是当前心灵哲学中最广泛争议的课题之一。我国学者钟磊近期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认为上向因果性以及下向因果性是否存在依赖于具体的因果理论。本文检验并批评了钟磊给出的相关论证,并争辩说在所有三种不同的因果理论框架下,上向因果性都存在,而下向因果性都可能存在。这些结果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心灵因果排除问题及其平行主义解决方案具有启发意义。

    2019年04期 113-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 哲学研究杂志社2019年出版期刊介绍

    <正>《哲学研究》(月刊)是全国性的哲学专业理论刊物。它发表哲学各学科的原创性成果,对重要的哲学问题开展讨论,对各种现实问题进行哲学反思、探讨;反映国内外哲学动态,发表对哲学研究的方向、状况的评论,以及严肃负责的书评、札记和其他多种形式的文章。每月25日出版。每册大16开本128面,单价30元,全年360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201,国外代号:M15。《世界哲学》(双月刊)是专门介绍外国哲学的刊物。它译载国外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的重要论文;

    2019年04期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