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 0 | 30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从认识论“总问题”这一维度切入马克思认识论研究是重要且必要的。阿尔都塞尝试将“用何种概念和何种概念体系人们可以思考结构的各个要素及其关系”这一问题作为马克思认识论“总问题”的核心内容。阿尔都塞的这一尝试,在具体的认识层面上契合马克思的相关“文本内容”,并且有助于更精细地把握马克思认识论“总问题”变革的逻辑进路,即从康德的“认识何以可能”到黑格尔的“作为真理的科学体系如何可能”,再到马克思认识论“总问题”的追问。不过,阿尔都塞的这一尝试未能充分地将实践范畴纳入考量,未能触及马克思认识论的主导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存在明显的局限。
Abstract:阿多尔诺,2019年:《否定辩证法》,王凤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阿尔都塞、巴里巴尔,2017年:《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柄谷行人,2018年:《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赵京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邓晓芒,2019年:《康德哲学诸问题》(增订本),北京:文津出版社。
符原菁,2003年:《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论纲》,载《求索》第2期。
黑格尔,2013年:《精神现象学》,先刚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今村仁司,2001年:《阿尔都塞——认识论的断裂》,朱建科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康德著作全集》,2004年,李秋零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孔明安、史凤阁,2020年:《索恩-雷特尔的历史认识论及其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意义》,载《哲学研究》第6期。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95年、1998年,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2009年,北京:人民出版社。
石敦国、唐忠宝,2010年:《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求解》,载《甘肃社会科学》第1期。
索恩-雷特尔,2015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西方历史的认识论》,谢永康、侯振武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塔纳斯,2007年:《西方思想史》,吴象婴、晏可佳、张广勇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谭勇,2022年:《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索恩-雷特尔“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学起源的审视与反思》,载《求索》第4期。
铁省林,2007年:《哈贝马斯对马克思认识论思想的重构》,载《齐鲁学刊》第2期。
张盾,2021年:《马克思哲学革命中的认识论问题——以康德和黑格尔为背景》,载《哲学研究》第3期。
张一兵,2023年:《价值形式的商品—货币拜物教之谜——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研究》,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第1期。
Kordela,A.K.,2018,Epistemontology in Spinoza-Marx-Freud-Lacan:The (Bio)Power of Structure,New York:Routledge.
(1)后文提及这一“总问题”时,简写为“用何种概念和何种概念体系人们可以思考结构的各个要素及其关系”。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B565.59
引用信息:
[1]谭勇.试论阿尔都塞重塑的马克思认识论“总问题”及其局限[J].哲学研究,2025(06):46-60.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