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5, 07, 89-99
儒家德治的展开逻辑:以“至诚能化”为中心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儒家教化思想通史编纂与研究”(编号24&ZD224)的阶段性成果
邮箱(Email):
DOI:
摘要:

儒家主张德治,强调政治治理当顺应人性以成就人的德性。儒家德治立足于存在之“诚”,以“至诚能化”为实现历程。“诚”为人性的真实拥有,显现为自我德性的充分实现,是德治得以可能的人性根据。“诚”的实现指向个体存在完成(“成己”)与万物各正性命(“成物”)的一体动态展开。“成己”显发诸外,垂范天下,自然能化民而“成物”。一体之“诚”是能感的先天根据,感通是“诚”实现的方式。通过感通,个体德性实现之“诚”能影响他人,达至人己、物我相通而归于一体,在化民于无形无迹的历程中实现对民众的感化和良治的达成。至诚因感通而能化,这构成了儒家德治的展开逻辑。

Abstract:

KeyWords:
参考文献

古籍:《大戴礼记》《礼记》《论语》《孟子》《尚书》《荀子》等。

《船山全书》,2011年,长沙:岳麓书社。

《二程集》,1981年,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

皇侃,2013年:《论语义疏》,高尚榘校点,北京:中华书局。

黎靖德编,2020年:《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

黎翔凤,2004年:《管子校注》,梁运华整理,北京:中华书局。

李景林,2012年:《诚信观念与道义原则》,载《天津社会科学》第2期。

李零,2007年:《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牟宗三,1997年:《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1999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孙晓春,2002年:《儒家人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载《史学集刊》第1期。

《王阳明全集》,1992年,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熊十力,2019年:《读经示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许慎,1963年:《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

《张载集》,1978年,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

朱熹,1983年:《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B222;B82-051

引用信息:

[1]张辉.儒家德治的展开逻辑:以“至诚能化”为中心[J].哲学研究,2025(07):89-99.

基金信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儒家教化思想通史编纂与研究”(编号24&ZD224)的阶段性成果

检 索 高级检索